新地环境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English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深圳海绵城市建设全面启动

日期:2016-09-28  



深圳光明新区凤凰城大型海绵设施布局图。



低影响开发道路——下沉式绿地进水口。


“海绵城市”作为新型城市发展方式,对于系统解决城市发展中的水问题,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为让碧水和蓝天共同成为深圳亮丽的城市名片,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深圳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高度重视海绵城市建设,以期以水为切入点,切实推进城市发展转型和“城市治理”攻坚战。


笔者从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继今年4月深圳成立海绵城市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起有关工作机制后,《深圳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日前经过深圳市政府批准正式发布。


海绵城市建设已纳入城市规划准则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体一样具有吸水、蓄水、释水的能力,具体来讲则是包括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深圳建设海绵城市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介绍,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发展迅速,但“重面子、轻里子,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较为普遍,这种压缩型的快速城镇化导致城市建设历史欠账较多,深圳也不例外。与此同时,全球气温增高,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事件增加。每逢雨季,洪涝问题就成为市民与城市管理者的心腹之患。


“深圳建设海绵城市的需要尤为迫切。”深圳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深圳人口密度大,产业密集,城市化程度高,本地水资源匮乏,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用水量不断增长,河流水环境日趋恶化,水资源紧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的重要制约因素。


据了解,深圳是国内较早引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城市之一,并将其作为城市规划建设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2009年12月,深圳市政府就决定全面加强深圳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管理工作,要求各有关职能部门完善相关配套政策、规划和技术标准,严格按照相关规划加强对各类建设项目的管理,并以光明新区等地为示范区,开展积极实践。


近年来,通过在“示范工程、标准制定、应用机制、监测评估”等方面开展的一系列工作,深圳初步形成了适应南方气候特点的生态保护和维护机制、海绵城市应用机制;并在城市规划领域率先转型,将生态保护、海绵城市建设要点纳入了《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14年版),出台了《深圳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技术规范》(SZDB/z 145—2015),修编和编制了各相关专项规划,奠定了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基础。


2015年11月,深圳市政府审议并通过《深圳市治水提质工作计划(2015—2020)》,明确了流域统筹、系统治理、立体治水等治水十策。未来5年将投资816亿元治水,从水生态,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水文化等角度着手,落实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


先行试点力争向全国输出经验


在已具备较好工作基础的前提下,2016年4月,深圳市政府组织海绵城市建设推进会议,正式成立“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为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深圳市出台了《深圳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海绵城市建设提出了路线图和时间表,以最高标准、最高质量开展海绵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工作,打造国际一流的海绵城市。


实施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深圳进入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阶段。从2016年8月开始,深圳新建的道路与广场、公园和绿地、建筑与小区、水务工程以及城市更新改造、综合整治等建设项目,将严格按照海绵城市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对于尚未开工和在建的各类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视具体情况,尽可能地按照海绵城市要求进行设计变更和整改。


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系统性、综合性、创新性强。实施方案将全市重点发展区域、成片建设区域、雨洪利用本底较好的区域、东部低密度区域等24个片区列为海绵城市建设重点区域。此外,深圳将依托治水提质平台,构建规划建设管控制度、投融资机制、运营维护管理制度、绩效考核与奖励机制、产业发展机制等,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长效推进。


“光明新区为先行窗口,深圳全力推进光明新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系列工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积累经验。”深圳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将全力开展光明新区凤凰城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在全市率先完善形成覆盖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营、维护、评估的配套机制,并总结经验向全市推广。


海绵城市建设离不开科学创新,深圳将结合前期已开展的低影响开发、排水防涝技术等相关研究,推动海绵城市设施的本地化、科学化、产业化,力争使深圳成为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的科技输出地和产业集聚地。与此同时,深圳将广邀国内外专家、学者,适时组建海绵城市技术专家库。


在投融资机制的方面,深圳探索建设运营管理新模式,通过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深圳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鼓励采取PPP模式,推动各类资本相互融合、优势互补,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相关


海绵城市知多少


问:为什么要建海绵城市?


答:城市建设的脚步加快,同时也是在对原始自然系统的扰乱,改变了城市下垫面的材质,原来下雨后雨水渗入地下,现在雨水只能在地面通过排水系统排走,所以现在越大的城市越容易雨后看海,城市地下水位下降、热岛强度增加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也不断涌现。只有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的思路,改变传统城市建大管子、以快排为主的雨水处理方式,借助自然力量排水,“源头分散”“慢排缓释”,就近收集、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让城市如同生态“海绵”般舒畅地“呼吸吐纳”,才能较有效地缓解城市内涝。


问:建海绵城市是否要花很多钱?


答: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渗、滞、蓄、净、用、排等工程技术设施,具体包括排水防涝设施、城镇污水管网建设、雨污分流改造、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污水再生利用、漏损管网改造等,从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经验来看,总的建设成本大概在1.6亿—1.8亿元/平方公里;其中渗、滞、蓄等源头减排项目投资约占1/3。但是从算大账的角度出发,“海绵城市”可以收获雨水资源利用、污染源防治、暴雨内涝灾害缓解等综合效益,降低水环境污染治理费用以及城市内涝造成的巨额损失,具有很强的外部效益。


问:老城区如何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是否会进行大拆大建?


答:老城区的海绵化改造可以跟雨污分流改造、景观提升和道路改造等项目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建设时序,一方面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减少动土建设给公众带来的不便。另外,要以问题为导向,哪里内涝严重、水体黑臭,就优先落实海绵城市理念进行灰绿设施结合的改造。


问:海绵城市会给老百姓带来什么看得见的好处?


答:用四句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这同时也是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



来源:南方日报 中国水工业互联网

新地环境官方微信

新地环境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