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环境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English

时事政策

News & Policies

海绵城市咋建? 武汉出台地方标准成施工范本

日期:2016-09-09  


试点时间过半,武汉海绵城市建设进入快车道。武汉这块“大海绵”到底咋建?长江网记者昨日从武汉市城建委获悉,我市《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图集(试行)》和《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试行)》正式发布。城市道路绿化带规划、小区因地制宜海绵化,公园的提档升级等都可以找到施工范本。


据介绍,《指南》和《图集》主要从城市水系、市政道路、小区共建、公园绿地4大类开展探索和研究,可用于指导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居民小区变“海绵” 环境提档升级


据悉,武汉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以青山、汉阳四新两个示范区为试点,实施389个海绵项目。其中,对老旧社区的改造是大头。


《图集》中对海绵型建筑与小区设计要点包括绿色屋顶、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雨水调蓄设施等。


例如,对社区内现有绿地进行改造,改成下沉式绿地,较路面低几十厘米,起到渗水蓄水作用;建设雨水花园,改造生态停车位,盲道、步行道换成透水砖;建设蓄水模块,进行雨水收集;有条件的社区还要进行屋顶绿化。老旧社区改造后,不仅更能‘吸水’,环境也将提档升级。


会“吸水”的道路 因地制宜保留溢流雨水口


“一下雨,马路上就会积水。”雨季中的武汉,这样的场景时有发生。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马路硬铺装较多,一定程度阻隔了雨水渗入地下。


《图集》中对城市道路的“海绵化”改造,包括主干道和次干道、立交区域道路。让人行道能“吸水”,道路边建下沉式绿化带,透水铺装,选择耐污、耐水植物,并有溢流式雨水口等。


专家介绍, 《图集》充分结合武汉地下水位高和中途渗水慢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水文地质特点,道路海绵化后,当降雨量较小时,车行道和人行道雨水经过初期预处理流至绿化带,雨,降雨量较大时,雨水经过溢流雨水口排入雨水管道系统。


你见过“绿色海绵”的公园吗


“雨后的园博园地面上竟没有一点积水。”这是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建设的武汉园博园,园内建有20多处雨水花园,还有生态草沟、花溪、草溪,透水砖等,都用来收集雨水再利用,园区不用一滴自来水,整个景区就像一个可爱的“海绵宝宝”。


公园因为绿地面积比例大,园林地形丰富,天然的渗透力很强。《图集》中海绵型绿地与广场通过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植草沟等海绵设施,改造后的公园兼顾景观提升的功能,为周围居民提供游玩休憩空间。


据介绍,《指南》和《指南》将采用动态更新模式,包括海绵城市建设中运用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和新设备,市民可以提出好的建议和想法,更新内容详见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官方网站。



来源:长江网 中国水工业互联网


新地环境官方微信

新地环境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