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环境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English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防涝考验城市管理软实力 打造智慧防涝系统

日期:2016-08-30  


逢雨必涝已成为一种城市病,对症良方何在?


今年入夏以来,多地出现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各大城市轮番出现“城市看海”的景象。分析发现,这背后既有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的原因,多头管理、协调不力等问题也同样不容忽视。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不仅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技防;更要提升协调管理水平,做好人防工作。


无序开发、排水体系不科学、管道设计不合理、监测预警薄弱等是导致城市洪涝问题的重要原因


客观来看,城市内涝与恶劣天气、降雨骤增有关。但是,由于长期投入不足、疏于维修和管理,我国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速度明显滞后于城市化进程。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仍主要采用“雨污合流”的排水体系。由于合流制管网的设计过多考虑雨水排泄,水力坡度一般较小,导致旱季污水中的沉积物、垃圾、建筑施工的泥浆等大量淤塞管道,影响雨季排水。加之一些地方财政能力有限、维护资金紧张,清理维护不及时,造成雨季排水能力较差。


“重地表轻地下,排水体系不科学、不完善,排水管道设计不合理,这都是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欠账较多所致。还有城市无序开发、城市洪涝监测预警薄弱、应急管理体制不健全等,也是导致城市洪涝问题的重要原因。”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云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海绵城市建设,是应对城市内涝的重要措施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海绵城市建设并不意味着一味大兴土木搞工程,甚至进行“破坏性建设”。恢复城市本身的自然生态本底,对天然存在的绿地、湿地、河湖等景观进行保护和修复,充分调动自然本体消化、吸收雨洪的作用也是关键。我国在长期城镇化建设中出现了开发强度高、屋面与道路硬质铺装多等问题,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土壤的渗水功能。对于这些过度硬化,就要“去工程化”,充分发挥自然与城市的“绿色协调效应”。



城市管道分属不同部门,陷入“九龙治水”局面;城市排水防涝需要水利、气象、应急管理等部门密切合作


近几年,各地政府普遍加大地下工程管线的建设力度,但每逢遭遇暴雨,城市内涝问题依旧频繁出现。


“城市管道分属市政、排水、环保、电力、通讯等不同部门,没有一个协调机构统一规划、建设,因此陷入了‘九龙治水’的局面。当务之急是明确责任,整合力量,改建排水管网。”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程晓陶表示。


“水利不上岸,环保不下河。”程晓陶认为,和城市河湖相关的城建、水利、园林、环保等部门,在管理上存在互相矛盾的要求和需求。比如城市的河湖归园林部门管理,允许有多少水进入河道是有限制的;河流泄洪归水利部门负责;建设部门则希望雨水管入河,但是如果排水管非常集中地接入河中,水就可能漫出,从而产生内涝。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镇水务与工程分院资源能源所所长王家卓建议,相关部门之间需要加强沟通和协调联动。城市排水防涝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需要水利(水务)、气象、应急管理等部门密切合作。


尤其是水利部门,负责大江大河的水利设施、水位调控、水库调度以及蓄滞洪区的启用等,和城市排水密切相关。如果外江外河水位高,会对城市内部降雨径流的排出造成顶托,从而形成内涝积水。


气象部门提供的信息关系到城市内部河道的水位控制、防汛调度、城市应急措施等级和方式等。



解决内涝问题不仅要靠工程建设,更要加强对城市的科学管理


“内涝问题的解决,一方面要通过工程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整个排水系统和城市的科学管理。”清华大学清控人居环境研究院总工程师、水务信息化专家赵冬泉认为,要做到科学管理,首先要了解城市的地下排水现状,提出针对性的应急预案。


其次,要建立城市联动机制,治理地表的野蛮施工、垃圾堵塞等问题,同时对排水系统进行科学规划,使其更加均衡且与下游河道衔接,建立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并借助互联网技术改善管理方式。


王家卓同样认为,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逐步建立区域雨水排放管理制度。“在给定的降雨量下,比如20年一遇的24小时降雨,一个地区允许排出来多少水,应该进行科学管理。只有在源头合理控制,才不会造成雨水急速超排,抬高受纳水体水位,致使城市排水不畅。”


他表示,可能每个小区域的蓄水量都不是太大,但我们的城市中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调蓄空间,就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仅靠提高排涝标准、加强设施建设不能解决问题,还需要从改变开发模式、提高监测预报水平等方面综合施策


“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各地目前较多从工程角度下手,但我认为,并不是仅靠提高排涝标准、加强设施建设就能解决问题。”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规划院院长沈迟提出,需从5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一是遵循生态理念,建立低冲击开发模式。对于雨水排放而言,低冲击城市开发就是尽量尊重原始地形,通过有效的水文设计,综合采用入渗、过滤、蒸发和蓄流等方式减少径流排水量,使城市开发区域的水文功能尽量接近开发之前的状况,减小过大范围的积水。当前,主要是进行海绵城市建设。


二是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有前瞻性地确定排水设计标准,按照标准改造、建设排水设施(管、渠、沟、泵等),加强河道疏浚和维护,使排水系统在暴雨到来时能够正常运转。


三是要重视非工程性措施,提高天气预报特别是短期、局部预报能力和水平,为决策服务。


四是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建立智慧的防洪排涝系统。尤其是对内涝易发地区加强观测,在降水过程中可以提前对发生内涝的地段发出预警,统筹保障措施,疏导交通。


五是提高管理水平。对可能发生的涝灾要做预案,进行必要的应对演习,暴雨发生时管理到岗到位,全面统筹应对措施。


“当然,由于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和应对成本等原因,在地形较为平坦的大城市,难以完全避免发生内涝。我们应当做到的,就是在暴雨重现期、未超过设计标准时不发生内涝,万一超过标准时,城市也有适当的应对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沈迟表示,防涝也是对城市管理者综合治理软实力的考验。



来源:中国环境报 中国水工业互联网

新地环境官方微信

新地环境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