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又在力创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
日期:2016-08-30
在全国已有许多人通过媒体熟悉一个人的名字,那就是:李远国,一个科级岗位上的正团级。
2016年8月20日,星期六,我们仿效博客——人民政协张新民的方式,利用假日走进了他的办公室。不难发现,他又在为常德力创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尽心努力着。
我们问他:“什么是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
他回答:“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就是指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能够有效应对暴雨、雷电、强风、雾霾、高温、干旱、尘沙、霜冻、积雪、冰雹等恶劣气候,能够保障城市生命线系统正常运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生态安全相对可靠的城市”。
他说:“当今,全球极端天气时有发生,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日趋凸显,已经并将持续影响城市生命线系统运行、人居环境质量、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安全,影响城市规划、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各级城市人民政府及其领导应当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人们大众也应热心关注应对气候变化事业”。
他说:“党中央国务院巳对应对城市气候变化高度重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己印发《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并早已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国家近期将在全国56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中遴选30个左右,有地域特点、有扎实基础、领导高度重视的城市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
他说:“常德地处湘西北,北枕长江、南依雪峰、东抱洞庭、西倚武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雨量平均值达1360毫米,具有典型南方丰水地域城市特点。常德将建成泛湘西北现代区域中心城市,着力构建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产业集聚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教育医疗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旅游度假目的地。2030年用地规模达160平方公里,人口达155万人,真实跨入大城市序列。常德市已是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快速公交发展先进城市、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国家无障碍建设示范市、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正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常德城市基础设施已经初具规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早已在积极探索应对极端天气,建设气候适应型工程。如:管控雨水工程,有效减免城市内涝;构建绿色标杆建筑工程,有效缓释热岛效应;融雪化冰工程,有效保障城市道桥冰冻期车辆安全通行;治理黑臭水体工程,有效节约保护水资源;加固防洪大堤工程,有效提升城市抗洪能力;建筑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有效支撑城市生命线系统正常运行;倡导发展成果共享工程,有效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严格落实管控制度工程,有效实行用地、建筑、施工许可等。但常德市城市基础设施因多种历史缘故仍然存在许多瑕疵,主要是:法律法规、体制机制、标准规范、监测预警、产业结构、应急设施、人才队伍等建设尚存不完善、不强劲的问题。显然,常德城市确有提高适应气候能力和水平的客观需求,有申报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的基础和优势”。
他说:“常德市强力持续务实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已经10多年,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对极端天气强降雨已有一定管控能力,已经初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黑臭水体在消除、热岛效应在缓释’,一定能够圆满完成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重任。一定会在开展城市气候变化影响和脆弱评估;出台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组织开展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加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等方面竭力先行先试,打造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范例工程。与此同时,开展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定会为常德建设‘真、善、美’的城市,造福常德人民,丰富更多的内涵”。
他还说:“创成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意义重大、任重道远,务必科学践行,更期望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关心、支持、参与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
作者:中国水工业互联网站CEO 张颖夏
来源:中国水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