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环境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English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重庆悦来新城探路“产城一体化”

日期:2016-05-13  


“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母亲河,事关重庆长远发展,事关国家发展全局。”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第一句话是习近平总书记今年1月4日至6日在重庆调研时作出的重要指示,第二句话是他去年7月19日在长春调研时强调的创新之道。貌似毫不相干的两句话,重庆两江新区建设管理局局长杨治洪却在海绵城市建设上找到了内在逻辑:“第一句是目标任务,第二句是方法方向,海绵城市建设则是串联二者的最佳方式。”他认为,要实现“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新型城镇化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而要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贯彻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落点便是作好海绵城市建设。

具体到重庆,探索一套适合山地城市的标准和范例,打造中国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可复制、推广的示范样本,就成了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一、两江新区悦来新城的迫切任务。那么,从去年4月获批成为试点至今,悦来新城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遇到了哪些突出问题?获得了哪些创新经验?杨治洪用了一组数据来作答:悦来新城海绵城市建设共涉及67个项目,去年计划的35个项目已全部开工,余下的32个项目前期工作已基本就绪,同时编制了7项规划,出台了6项政策,开展了10项应用研究。这组看似简单的数据背后,集合了从发展理念到规划设计、建设、运维全过程的“悦来创新”的精髓——因地制宜,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融入“产城一体化”的开发建设模式中整体推进,彻底改变国内目前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常见的项目散、乱、小现象。“简而言之,‘悦来创新’就是无处不创新。”

点上“最优化”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要保证在“产城一体化”过程中的整体效果,就需要在海绵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和方面做到精益求精,创新发展,追求点上的“最优化”。

近日,投资1.25亿元的悦来新城国博中心海绵城市建设改造工程已全面启动,通过半年时间,完成了透水砖铺装、会展馆蓄水池建设等项目改造,实现了将该片区70%的雨水吸收再利用的目标。作为试点建设的核心,该改造项目借鉴的是美国的低影响开发(LID)理念,采用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处理的方法进行渗透、过滤、蓄存和滞留、利用,改善水生态、水环境现状,防治内涝灾害。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为改善中央广场银杏林耐水性较差的状况打造的下凹式绿地景观带工程已接近尾声。而据承担着悦来新城海绵城市建设任务的重庆悦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悦来集团”)总经理熊寄然介绍,国博中心海绵城市建设改造工程还包括调蓄池工艺系统、雨水塘、透水室外展场下沉式雨水花园、中心广场下凹绿地、滨江公园雨水湿地等工程。其中,投资最大的要算调蓄池工艺系统建设了,总投资达5000万元。该系统将雨水经过沉砂、分流、初雨弃流处理后进入蓄水池,净化处理后用于补充水景、浇洒绿地、道路冲洗等,实现雨水资源化。该项目共设计6座蓄水池,蓄水量达2.3万立方米,能满足夏季10~15天的用水。

道路排水,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悦来新城一改以往以排为主的传统排水设计理念,针对山地城市的特点,成功探索出“阶梯蓄水、高收低用、面域污染治理”的新路子。如,示范区滨江公园湿地改造项目,就充分利用自然高差,依形就势,阶梯式蓄水,实现了雨水的循环利用。而公园道路两边纵坡较大生物滞留带则创新采用了分级跌落方式。

悦来集团规划设计部主任魏映彦告诉记者,悦来新城的道路通过人行道透水铺装、生物滞留带、雨水花园的建设实现对雨水的储存、过滤、下渗、蒸发、抑制降雨径流,延长汇流时间,减小径流总量及峰流,发挥控制径流总量、降低面源污染、削减洪峰流量等方面的作用。其中的生物滞留带的建设为悦来新城海绵城市建设道路部分主要的雨水源头处理方式。雨水排入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每隔5米左右布置雨水豁口,直接将雨水引入生物滞留带;另一种方式就是每隔15米左右设置沉砂井,雨水经初步沉淀后汇入生物滞留带。记者在已基本完工的悦居路预留横截面看到,道路两旁深达1.5米的植草沟,从下到上共分7层:防渗膜、卵石层、下层土工布、沙垫层、上层土工布、种植土和草皮,能有效滞留、吸收雨水,实现道路雨水的净化、滞留。

利用城市空间对降雨进行收集和储存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之一。记者在位于悦来新城会展公园山顶的重庆会议展览馆二期工程公建楼顶看见,屋顶布满了大小不一的雨水花园。熊寄然表示,这些花园本身能吸纳部分降雨,余下的雨水则通过屋顶和楼面的各种收集管网统一汇集到大楼旁的雨水收集池,经沉耗过滤后用于冲洗和浇灌。大楼不远处的水塘已改造成调蓄池,用作雨水的储存、净化和再利用。而这些,只是会议展览馆二期工程的一小部分,整个工程占地21976.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6371.8平方米,主楼5层,副楼4层,地下2层。

“项目采用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通过收集建筑屋顶及道路、广场等汇集的降雨径流,经由雨水收集管道将雨水收集存储到PP模块收集池中,经过一体化处理设备对雨水进行过滤和消毒处理达到用水水质要求后汇入清水池,再利用提升泵将雨水送至各用水点”。该工程改造完后,可收集周边道路、房地产项目地块及公园绿地自身的雨水,供应公园一二期绿化浇灌、道路冲洗用水,节水率可达30%左右。杨治洪表示,“像这样对所有新建或可改造的房屋屋顶进行屋顶绿化的生态屋顶,可有效储和拦对应面积的雨水100~300毫米。还可以有效削减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和美化环境”。

而上述这些点上项目的建设,仅仅只是悦来新城67项海绵城市建设任务中很小的一部分。而针对悦来新城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方面的总体进展,杨治洪称:“我们不单要追求单点项目或工程建设在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方面的最优化,在重点上创新突破,做到有效控制雨水径流、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以此增强城市防洪涝能力,更需要从大处着眼,在统筹上下功夫,在两江新区‘产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率先将悦来新城18.67平方公里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打造成能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体’,确保‘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

面上“重保障”

杨治洪提及的“大处着眼”,便是创新采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全面指引新型城镇化建设,标本兼治,一体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并非具体的项目或技术,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面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因此,我们决定从规划源头上抓起,通过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促进多规融合,以此实现海绵城市、生态城市、智慧城市‘多种方式并举、多城建设融合、多重成果共享’产城一体化推进的发展目标,而且用制度加以保障”。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尹稚则表示,虽然三者之间发起的专业不一样,市场发动的力量和政府的主导部门也不一致,但城市的智慧化是建立生态城市的基础技术平台,而海绵城市在智慧水务、低冲击开发等方面发力,将大大加快生态城的建设速度。

为确保目标定位一致性,悦来新城在规划编制方面可谓下足了功夫。为合理确定悦来新城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制订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实施策略、原则和重点实施区域,将城市水系、排水防洪、绿地系统、道路交通等有关控制内容落实到控制性详细规划之中,重庆市先后编制了《悦来新城海绵城市总体规划》、《悦来新城雨水资源利用专项规划》、《悦来新城海绵城市建设道路低影响开发规划》、《张家溪流域防洪专项规划》、《后河流域防洪专项规划》、《悦来新城绿地系统规划》、《悦来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七项规划予以重点保障。

规划的科学性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贯穿始终,这就需要纲领性的政策保障。为此,重庆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两江新区悦来新城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规定,将悦来新城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任务分解到各部门、落实到各岗位。

海绵城市建设涉及部门、层面众多,光靠某项或某几项政策很难保障整体实效,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为此,重庆市先后出台了《重庆市悦来新城低影响开发管理办法》,从土地出让阶段开始就将海绵城市控制内容纳入条件进行全过程监管,而《重庆两江新区悦来新城海绵城市建设社会投资项目资金补助办法》,则对按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进行实施的项目给予补助,激励社会资本共同参与。《重庆市悦来新城海绵城市建设资金管理办法》、《重庆市悦来新城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建设绩效考核管理办法》、《重庆市悦来新城河湖水系保护与管理实施意见》、《重庆市悦来新城防洪和城市排水防涝应急管理办法》四项政策则从资金监管、绩效考核、日常监管和应急机制方面对海绵城市建设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有了科学的规划和制度体系的保障,没有技术支撑,依然难以施行。大数据时代的技术创新,自然离不开大数据的发力。悦来新城收集整理了示范区域内十余年来的降雨、防洪及水系数据,分别从土壤植被特性、透水体系、热岛效应等方面开展了海绵指标控制体系、下垫面初期雨水水质、雨水收集利用技术,透水体系及地灾研究、三峡库区城市面源负荷削减的评估研究等10项应用研究和6项标准编制工作,从生态、防洪、土壤、雨水利用等方面为海绵城市科学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此外,悦来新城还依托中国西部最大的会议展览中心,开展海绵设施设备展销会和高峰论坛,为世界各地的技术团队进行技术交流和产品展示提供平台。

同时,悦来新城还充分利用智慧城市优势,以构建监测体系为着力点,打造智慧化管控平台,目前该项工作进展顺利。比如为监控山地城市雨水和污染物的输送扩散规律,已完成雨量和蒸发在线监测站、水质在线监测站点、水位在线监测站布点工作,利用数学模型与监测体系结合,实现实时监控评价与管理。未来两年内还将在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和水安全等方面建成监测平台,收集核心指标参数,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监测体系,为海绵城市建设运营阶段提供技术保障,同时为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估提供权威的数据支撑。

虽然海绵城市建设有助于产城一体化发展,但是,它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向绿色经济要答案。杨治洪告诉记者:“汽车、电子、装备产业去年产值3434亿元,占工业总产值超过八成。如今,水土、鱼复、龙兴三大工业园区,个个都是集产业园、创新园、家园、物流园、生态园‘五园’于一身,为产业入驻搭建优质的承接载体”。然而,悦来新城探索的产城融合模式,除了产业兴旺,还需要推动城市建设,而在“空城”、“鬼城”普遍的当前,建城容易,聚人难,悦来新城会不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教授季如进对此表示,城市建设,切忌走“有城市没产业,有产业没城市”的老路子,必须产业布局先行,有了产业才能聚集人气,有人气的城市才可能健康可持续发展,才能从源头上根治“空城”、“鬼城”,这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值得大力推广的模式,“乐业,方可安居”。

谈及“产城一体”的建设成效,熊寄然表示,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好的环境,悦来新城“产城一体化”模式初见成效,同生态城市、海绵城市建设休戚相关。“给投资者最好的环境,一直是悦来集团上上下下始终坚守的理念,而且,我们会从制度层面加以保障”。虽然目前还无法判断悦来新城能否成为中国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可复制、推广的示范样本,但至少它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一跨,堪称圆满,而且已经取得的成果证明:“悦来创新”,正越来越行!

试点的目的是为了广泛推广应用。据悉,重庆在海绵城市建设“悦来模式”初见成效的基础上,已开始谋划更大的动作,拟按先建后补方式,由市级城建专项资金按每平方公里6000万元的补贴标准,在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各选择1个市级试点城市,与悦来新城项目有机结合,形成以点带面、覆盖全市的海绵城市建设格局。而据杨治洪透露,“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今年将在全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基础资料调查,2017年底前完成相关规划、实施方案等编制,在2018年全面开展海绵城市建设,为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环保行动提供综合支持,并以此推动城乡自然资本加快增值,使重庆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来源:两江新区官网



新地环境官方微信

新地环境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