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环境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English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给水排水|【知识贴】总算明白了,小编带你捋一捋给排水标准

日期:2016-01-22  

城镇建设给水排水工程标准体系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日臻完善,通过标准体系表,一方面可以方便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和水平,方便查找标准,另一方面,协调标准编制,分清主次,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给水排水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可通过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查询,产品标准体系则收录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编制的《城镇建设产品标准体系》中,这两套标准体系方便工程人员及科研人员使用,是标准制订、修订、立项以及管理的基本依据。


第一部分:简要介绍

给水排水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结构:

给水排水产品标准体系结构:

第二部分:分析

1标准数量分析

依据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和《城镇建设产品标准体系》,并按年度进行更新,标准数量及制订情况如表1所示。

2标准体系结构和布局分析

标准体系编码依次按照专业号(工程建设系列为4,产品系列为3)、层次号、门类号、分门类号和标准号进行。


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未设置分门类,因此采用4级编码形式,设置13个门类(见图1);


产品标准体系设置9个门类(见图2),分为27个分门类, 采用5级编码形式。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模型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结构与产品标准体系结构如图3、图4所示。

由图3可知,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从阶段维度上可划分为勘察、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在等级维度上,较产品标准体系多了个综合标准。


产品标准体系是工程系列标准的具体化,是实现工程建设的硬件条件,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有效补充,在阶段维度上与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基本一致,由图4可知,产品标准体系中尚未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设为单独的门类。


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在对象维度上划分为给水工程、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节约用水和再生水工程和运行管理;产品标准体系分为给水污水、再生水及节水和建筑给水排水,与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相协调。


由于对象维度可进一步拓展,故仍可将产品标准体系按门类进行分解,如图5~图9所示。

产品标准体系涉及专业众多,标准分门类较多,对象维度复杂,由于水质和泥质标准是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是否成功的标准,具有量化指标的属性,在体系编制时,将其纳入到了产品标准中。


除基础标准,通用标准的水质、泥\质产品标准子体系外,其他分门类的标准均为具体的设备材料标准,这些产品标准通常规定了产品的术语和定义、结构型式、型号、材料、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是给水排水设备产品设计、生产、安装、验收的依据。



3标准之间的配套性和协调性分析

标准体系的完善和优化过程中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对新出现的工程建设领域的技术制定新的标准;

另一种则是修订原有标准来满足新技术、新工艺提出的要求。


标准的相互替代则是对过去标准的继承和发展,也就是说体系与外在环境的交互过程中体现出了动态性、继承性、记忆性以及环境路径敏感性。因此可以认为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与环境间的行为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具有复杂系统的运动规律。


给水排水是市政工程中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涉及水利、水文、地理、地质、生物、化学、机械、电气等多个学科,因此给水排水产品标准体系结构相对复杂宽泛,这对产品标准间的配套性和协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给排水工程实施数量相当巨大,在标准配套性方面仍有大量的标准化工作需要开展,就一项给水或排水工程而言,围绕它的标准有数项甚至数十项,相同的工艺,也可能由数十种设备实现。


相对工程技术而言,产品的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大量新型高效的工艺设备涌现,又促进了工艺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效率,并将进一步增加工程标准体系与产品标准体系之间的配套性和协调性。随着产品的多样化,产品和产品之间的功能越来越细化,一方面促进了相互之间的协调,但另一方面,快速发展的产品需要产品标准的跟进,庞大的编制工作量使得主管部门应接不暇,因此,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应加大对通用产品标准的把控,而把数目庞大的产品标准下放给社会,用市场来检验产品标准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目前我国城市排水管渠运行管理方面的技术标准尚不完善,已颁布的《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CJJ/181-2012)、《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维护技术规程》(CJJ/68-2007)和《城镇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更新工程技术规程》(CJJ/T210-2014)这三个技术规程尚不能全面指导开展城市排水管渠的精确检测、通沟污泥有效处理和病害管道原位修复,难以满足我国排水行业运行保障技术的发展需求,尚不能发挥标准规范对行业的引领作用,建议补充和完善相关工程建设和产品标准,以满足我国排水管道修复的需要。


4标准的时效性和适用性分析

给水排水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及产品标准体系标龄分布如图10、图11所示。

国际上,ISO标准每5年复审一次,平均标龄是4.92年,我国《国家标准管理办法》中规定国家标准实施5年,要进行复审,因此,城镇建设工程建设和产品标准标龄偏大,应加强修订,对于不适合我国国情的标准,应给予废止。

两套标准体系还存在采标率低的问题,这与国内外相关标准之间关注角度差异有关。经检索,给水排水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内标准尚无采纳国际标准的相关登记,在产品标准体系有38项标准采纳或部分采纳了国际标准,采标率为12.6%,集中于专用标准中,采标来源主要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CE)、美国自来水工程协会(AWWA)、德国标准化学会(DIN)、英国国家标准学会(BS)、欧洲标准(EN)、日本水道协会(JWWA)和日本工业规格协会(JIS)等。综上所述,城镇给水排水标准的国际化任重而道远。


5与城镇建设其他专业标准的比较分析

与城镇建设其他专业类别标准的数量对比如图12、图13所示。

依据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城镇建设标准体系分为9个专业(见图12),按专业编码依次为工程勘察测量(46项标准)、城镇公共交通工程(25项标准)、城镇道路桥梁工程(72项标准)、城镇给水排水(109项标准)、燃气工程(33项标准)、城镇供热(冷)(32项标准)、市容环境卫生(51项标准)、风景园林(51项标准)、城乡与工程防灾(52项标准)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103项标准)。



在2012年出版的《城镇建设产品标准体系》中,城镇建设产品标准体系分为8个专业(见图13),按专业编码依次为城镇公共交通(165项标准)、城市轨道交通(301项标准)、城市道路桥梁(106项标准)、城镇给水排水(311项标准)、城镇燃气(135项标准)、城镇供热(68项标准)、城镇市容环境卫生(89项标准)、城镇风景园林(76项标准)和综合信息技术(63项标准)。



目前,住建部主管的国家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均遵循综合标准、基础标准、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的层次划分,部分专业标准体系不够完善或因专业特点造成层次缺失,如医疗卫生标准体系,仅分为基础标准和通用标准;如农村水利标准体系,仅分为基础标准和专用标准;如工程项目管理标准体系,仅有通用标准。随着标准的细分和补充,这些标准层次也将逐渐扩展完善。


6存在问题


两套标准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技术的发展和行业需求,有些标准不能适应城镇给排水系统的发展要求,产品标准与工程建设标准不够协调,标准制定与技术研究开发脱节,标准老化情况严重,基础标准不够完善,制约了我国给水排水标准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部分门类标准缺失或不够完善,尤其在高新技术领域,标准制定不能及时适应市场及技术快速变化和发展的需求,导致标准滞后,这已严重影响我国环保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给水排水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存在重排水工程设计轻运行维护和安全评价监测的问题,城市防洪标准与排水标准尚需统一协调,排水工程的后期管理维护标准制定不够及时,不能有效地为工程的运行提供相应的规范。


产品标准体系还存在着重废水处理轻污泥处理处置的倾向,污泥的处理处置起步较晚,污泥处理技术设备标准相对滞后,污泥处理管理、投资及设计水平低,污泥处理处置状况较为混乱。


第三部分:结语

我国城镇给水排水标准体系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相对完善,在数量上拥有较大的优势,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城镇给水排水行业标准化的改革和发展,为保护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确保标准编制工作的秩序、减少标准之间的重复与矛盾,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目前,给水排水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包含109项标准,采用4级编码形式,设有13个门类;产品标准体系包含301项标准,采用5级编码形式,设有9个门类。在阶段维度上,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和产品标准体系均划分为勘察、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在等级维度上,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相较产品标准体系多出了综合标准;在对象维度上,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划分为给水工程、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节约用水和再生水工程和运行管理,产品标准体系分为给水污水、再生水及节水和建筑给水排水,两套体系差异明显,相关性和协调性较差。此外,两套体系较国际标准及国外发达国家的标准体系还存在。


本文摘自《给水排水》2016年第1期

新地环境官方微信

新地环境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