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荟萃 众专家共话污染场地环境调查评估治理修复与验收的标准
日期:2015-07-30
来源:中国生态修复网
【导读】7月25日,由中国生态修复网主办的题为“污染场地环境调查评估、治理修复与验收的标准探讨”的第七期生态修复沙龙在重庆成功举办。行业内专家和一线企业汇聚一堂,认真交流、相互倾听,度过了一个愉快而充实的周末。
7月25日,由中国生态修复网主办的题为“污染场地环境调查评估、治理修复与验收的标准探讨”的第七期生态修复沙龙在重庆成功举办。行业内专家和一线企业汇聚一堂,认真交流、相互倾听,度过了一个愉快而充实的周末。
本次沙龙有幸邀请到了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姜林、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杜晓明、重庆理工大学教授高焕方、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廖世国、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郭观林、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黄锦楼、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魏文侠、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汪军等专家,围绕1)污染场地环境调查评估的筛选值计算与确定;2)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浸出毒性、生物有效性等治理修复验收标准与检测方法;3)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治理修复与验收标准的选择与检测方法进行了交流探讨。
议题1)污染场地环境调查评估的筛选值计算与确定

姜林:每一个筛选值背后都有他的故事,如果大家仔细去做每一个筛选值,都会有很多的因素需要考虑,而不是一个简单的风险评估的计算公式去得到一个筛选值,我觉得现在在中国各个省都开始编制筛选值,如果我们不真正的去思考这个问题,乱七八糟出了一堆筛选值未来的后患是无穷的。在确定合理的修复目标时要考虑生物有效性、迁移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很重要的因素。
科学评估理性修复,促进污染场地修复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建立一个理性的评估体系;第二,需要建立一个可持续的技术和管理模式;第三,解决污染场地的问题,需要探索更多的科学问题;第四,中国污染场地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实实在在的解决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魏文侠:仅仅用风险筛选值对场地风险做初步判断和评价时,这个问题还相对好理解,但是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如果启动了风险评估,算出来的这个值,实际上在调整的过程中甚至在确定最后的场地修复目标时,又绕回去了,在用风险筛选值来做修复目标,那么怎么来定位筛选值,仅仅是做一个判断还是需要做后面的确定呢?各个区域筛选值差异很大,因考虑参数本地化、土壤属性、不同用地类型、不同暴露途径及各个地方环境管理的能力,必须要编制适合当地情况的筛选值。
郭观林:现在,在重庆市环保局固管中心的支持下,重庆在做一些污染场地方面的地方标准,包括筛选值、风险评估指南等,旨在构建一个重庆市相对规范的管理体系,为什么国家已经制定标准还要做地方的标准?无非就是想在地方管理时更具有可操作性。重庆市筛选值的确定,是从优先污染物筛选开始,到情景的确定、参数的选择,最后到后面延伸出来值的校正,是一系列的方法学。
高焕方:筛选值在风险评估中确实非常重要,是启动场地进一步风险评估的一个依据,但是国内相关标准的数值只是一个方面,另外数值所对应的检测方法也非常重要。不同检测方法测出来的数值有较大的差异,因此确定筛选值一定要对应具体的检测方法。
议题2)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浸出毒性、生物有效性等治理修复验收标准与检测方法
高焕方:重金属污染场地范围的确定首先要确定修复目标,然后再通过相应的软件来确定修复范围,按国家相关的标准来确定修复目标有三个依据:风险控制值、场地的土壤背景、国家有关标准。在规避重金属风险评估修复目标值过严的问题上,现在很多人包括姜林院长提出了生物有效性相关的研究论文和研究成果,但究竟选用哪一种生物有效性的评价方法也是一个问题。在筛选值方面,检测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检测方法检测出来的值有一些比较大的差异。
对于异位修复后的土壤,可以用固化稳定化方法来处理,固化、稳定化之后以毫克每升作为我们的验收标准。当然对于原位修复,是以浸出限值作为标准的。对于固体而言,目前浸出方法有水平振荡法、硫酸硝酸法。判断固化稳定化是否达标,我们以地下水的质量标准作为修复目标,当然根据各种情况有些地方是以三类标准,也有地方是以四类标准等。
姜林:生物有效性方面,现在所有的方法都是依托国外人体的配方。比如在胃液中的停留时间,那么适合中国人体胃肠液的配方是什么样的,这些配方哪些因素对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比较大,相信一个基于中国人体胃肠液的开发,稳定性和重复性及生物有效性之间关系的确定,通过努力都可以得到进一步的解决。

杜晓明:重金属污染场地需要关注两个问题,第一个是粉尘对地下水的影响,粉尘随着降雨淋溶进入地下水,那么对地下水到底有哪些危害?第二个是浸出方法的问题,其实更实际的应该是基于这个区域的PH值包括实际的降雨,平均降雨量进行淋溶。方法的制订也是非常重要的,全国的方法可能对某个地区并不系统,所以这更需要各个地区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合适的方法。
议题3)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治理修复与验收标准的选择与检测方法
姜林:风险评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贯穿环境调查、治理修复和验收整个过程中。风险评估的作用远不止是计算出一个值,它是设计整个污染场地认识、管理和风险控制重要的工具,而且最后通过其他方式一起提供合适的污染场地修复目标。目前,测试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能不能代表挥发性有机物的风险?土壤中浓度大小其实并不重要,有机污染物从土壤挥发进入室内室外产生的影响不容小觑。
杜晓明: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场地修复治理完成后,必须要做后期的管理和风险控制计划,定期去测室内、地下室的氨或者硫化氢的浓度,同时地下室要和排风、自动检测联动起来等。而且需要给修复公司提出一些后期风险管理措施的要求。
郭观林:应以问题为导向设计方法学和标准,对挥发性或恶臭这一块的验收,如果能够建立起一个标准修复值是最好的,但气体是游离的,怎样验收是一个问题。另外,关于固化稳定化验收的问题,一定要把用途和风险作为目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黄锦楼表示重庆在污染场地治理修复方面有很好的经验可以推向全国去做一些示范。
最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杜晓明对本次沙龙做了总结。他指出本次沙龙关于污染场地管理细节方面进行的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沙龙讨论的内容都是非常务实和有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