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环境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English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重磅 | 2017水专项新增京津冀地下水污染防治科研示范项目

日期:2017-02-23  


近日,科学技术部发布《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年度项目(课题)指南》,同时就具体申报事项进行通知。根据《指南》,2017年水专项新增了“京津冀地下水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项目2017ZX07109”,旨在为京津冀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科技支撑。该项目实施期限为2017年1月-2020年12月。中央财政资金预算不超过1.5亿元,采用前补助支持方式,地方配套资金与中央财政资金比例不低于1:1。


该项目研究内容共包含6个课题:

1、京津冀地下水污染防治战略及关键技术体系研究


2、地下水污染监测预警与数字化技术平台研究


3、典型化工行业地下水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


4、典型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


5、京津冀地下水环境安全评估与风险管控技术


6、地表水-地下水系统风险防控技术和综合示范


项目9、京津冀地下水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项目2017ZX07109


一、研究目标


针对京津冀地下水污染特征和高度敏感性,识别地下水污染源汇机制与环境风险水平,建立优先控制污染源和特征污染物清单;制定适合于京津冀地下水污染预防-控制-修复技术路线图;构建典型地区立体多维度地下水污染监测预警与大数据平台;研发、综合示范和集成应用一批地下水污染监测和修复关键技术、材料与成套装备,形成地下水及地表水与地下水交互影响污染风险防控、分级管控与修复等关键技术体系与风险评价体系;通过综合示范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集成和工程体系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方案,有效控制典型示范区地下水污染恶化趋势;初步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标准与规范体系,为京津冀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科技支撑。


二、考核指标


1、科技考核指标


制定京津冀地下水污染区和重点行业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路线图,提出地下水污染监测预警、污染修复与风险管控技术体系和综合防治方案;突破污染监测预警、治理与综合管控关键技术10项,建立典型地区地下水污染信息采集-实时传输-大数据处理平台;研制出污染修复系列绿色功能材料不少于3种,成本低于同类修复材料20%;开发监测、修复等装备6套,技术性能指标不低于国外同类产品;申请发明专利20项以上;提出重点区域地下水优控类污染物清单,制订地下水污染防控系列技术标准、指南或导则6套,并被地方政府采纳。形成京津冀地下水污染防治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广机制。


2、治理考核指标


典型化工行业场地修复工程示范区地下水污染范围减少不低于30%,特征污染物浓度达到修复目标值,地下水污染恶化趋势和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示范垃圾填埋场入渗污染负荷降低80%以上,地下水修复效率提升40%,地下水污染羽流扩散得到有效控制,污染恶化趋势和环境风险得到遏制。建设京津冀示范区地表水-地下水同步监测点群,连续监测周期不少于1年。


三、研究内容


课题1、京津冀地下水污染防治战略及关键技术体系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制定京津冀地下水污染区和重点行业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方案和路线图;理清地下水污染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污染过程,研究形成京津冀地下水污染时空分布和风险等级评价体系;针对京津冀地下水污染类型与污染演化趋势,构建适用于遏制京津冀地下水污染趋势的污染风险管控、污染治理与修复等技术体系和综合方案,为京津冀地下水污染全过程防治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考核指标:制定京津冀地下水污染区和重点行业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路线图1套;形成京津冀地下水污染监测预警、污染修复与风险管控技术体系和综合防治方案。


课题2、地下水污染监测预警与数字化技术平台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地下水污染监测预警技术缺乏,监测、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与装备滞后等问题,优化地下水污染监测井布设技术方法,研发快速实时监测技术,开发多维度、多尺度地下水污染数据动态采集、远程传输等技术;研究建立立体多维度地下水污染监测与预警体系,形成模块化、标准化监测预警与大数据信息处理平台,在京津冀典型区域实现业务化运行。


考核指标:突破监测预警关键技术2项,开发实时监测、多层采样装备2套,申请发明专利3项以上;建立典型地区地下水污染信息采集-实时传输-大数据处理平台,具备适时发布地下水环境信息的业务化运行能力。


课题3、典型化工行业地下水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


研究内容:重点突破化工类场地含水介质异质性和污染羽空间分布的三维精细刻画技术,研发高分辨率探测技术;研制绿色、缓释原位氧化还原及原位生物修复材料,研发可移动、模块化协同治理装备,创制集成增流、径流阻断、高效净化等创新技术;在北京、河北唐山等地区选择典型化工场地开展地下水污染治理工程示范,建立地下水污染高效修复的集成技术与工程体系,形成具有可推广、可复制的化工类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方案。


考核指标:突破地下水污染防治关键技术4项,申请发明专利8项以上,形成典型化工行业高风险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集成技术1套;研制出化工类地下水污染修复系列绿色功能材料,生产成本低于同类修复材料20%;开发非水溶相多层抽提、可移动式模块化协同修复装备2套,技术性能指标不低于国外同类产品;示范区地下水污染范围减少不低于30%,特征污染物浓度达到修复目标,地下水污染恶化趋势和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课题4、典型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典型垃圾场地下水污染问题,重点突破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快速精准检测与识别技术;攻克填埋场地下水污染源头削减技术,重点研发污染分离/净化、阻断/截获等组合修复技术,构建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系统调查-源头削减-过程阻断-污染修复-优化管理”的全过程防治模式;在北京或河北唐山等地区选择典型垃圾填埋场开展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形成地下水污染可持续修复技术体系与工程技术方案。


考核指标:突破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源头削减-过程阻断-污染修复”关键技术3项,申请发明专利6项以上,开发地下水污染阻断和修复装备1套;示范区入渗污染负荷降低80%以上,地下水污染羽流扩散得到有效控制,环境风险和污染恶化趋势得到遏制。


课题5、京津冀地下水环境安全评估与风险管控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地下水污染源与污染物种类多、源汇关系复杂、环境风险高等问题,研发高风险污染源与高关注度污染物的高通量筛查与高灵敏分析技术,地下水污染早期诊断技术和指标,开发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与安全诊断方法,提出京津冀地区地下水优控污染源和高关注度污染物清单;研究地下水环境损害评估制度,提升京津冀地下水污染协同管理水平。


考核指标:突破污染源筛查分析关键技术1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以上,提出重点区域地下水优控类污染物清单,制订地下水污染防控系列技术标准、指南或导则5套,并被地方政府采纳,重点研究区域地下水环境得到有效监管。


课题6、地表水-地下水系统风险防控技术和综合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京津冀区域地下水高度敏感的特性,研究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互影响,防范湿地和海绵城市建设对地下水污染。研究以海绵城市(湿地)为对象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和敏感因子快速识别方法;开发针对湿地和海绵城市的地表水-地下水交互污染监测井布设、无扰动采样和在线监测技术;实施示范区海绵城市、野外大型湿地的地表水-地下水长期连续监测,构建基于地表水-地下水交互污染的风险评价体系。


考核指标:制定海绵城市和大型湿地示范区地表水-地下水交互影响调查与评估导则;开发地下水小型化、多因子在线监测设备和连续自动采样设备各1套;建设京津冀示范区野外大型湿地、海绵城市示范项目的地表水-地下水同步监测点群,连续监测周期不少于1年。


四、实施期限


2017年1月-2020年12月。


五、经费来源及支持方式


中央财政资金预算不超过1.5亿元,采用前补助支持方式。地方配套资金与中央财政资金比例不低于1:1。配套资金由示范地所在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主要用于示范工程和管理平台建设。


六、组织实施方式


项目申报单位需具有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的经历,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



来源:中国环境修复网

新地环境官方微信

新地环境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