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普遍推行“河长制”推动“河长治”
日期:2017-02-15
近年来,浙江以“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突破口,重新实现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而河长制,就是其中的制度创新和关键举措。“省长村长,都是河长”,浙江大大小小的13万公里河道从此有了“守护神”,截至目前,已经实现了全省垃圾河、黑臭河基本消除,治水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和突破。
倒逼出来的“河长制”
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河长制将在全国渐次铺开。《意见》称,将全面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各级河长由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而这一制度,在浙江,早已不是新鲜事。
“老李,你家门前的垃圾要抓紧收拾好,别被风吹进溪里了”“阿亮,你家洗衣台的水要接到污水管道,别直排进小溪”……在浙江省永康市唐先镇上厅村,村委会主任施军航沿着流经村子的酥溪巡查,用手机拍下河流照片,不时叮嘱乡亲们注意环境卫生,共护家门口一江清水。
除了村干部头衔,施军航的另一个“职务”是酥溪唐先段上厅村级河长,像这样的巡河,对他来说已司空见惯,成为家常便饭。施军航是浙江6万多名河长中的一员,“省长村长,都是河长”,早在2008年,湖州市长兴县就率先试行“河长制”,随后,嘉兴、温州、金华、绍兴等多地陆续推行,2013年,这一制度在全省层面全面推开。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浙江共有省级河长6名、市级河长199名、县级河长2688名、乡镇河长16417名、村级河长42120名,还配备了河道警长、民间河长,五级联动的河长制已经形成。
“河长制”推动“河长治”
站在温州市瓯海区瞿溪河畔,河水清澈,鸟鸣声声,河边绿叶黄叶缤纷,虽然已是冬季,还是有不少市民正在河畔散步、遛狗。家住瞿溪河边的张大伯说:“治水之前可不是这样,那时候水的颜色几天一个变,有时候是‘黑河’、有时候是‘牛奶河’,走过河边大家都得捂着鼻子呢。”
类似瞿溪这样的改变,发生在浙江大大小小的每一条河流上。在永康市雅庄溪流经的经济开发区段,河道上一座座绿茵茵的生态浮岛惹人眼球。然而就在半年前,雅庄溪还是另一副模样:由于河道两岸人口密集、企业众多,污染源复杂,劣Ⅴ类水质的“帽子”一直被牢牢地扣在头上,成为永康屈指可数的亟待消除的黑臭河之一。
2016年8月,永康市委副书记范晓东“临危受命”,被任命为雅庄溪市级河长。接下任务后,他马不停蹄奔走在治水一线,一个月内就迅速启动雅庄溪专项整治行动,他请来专家“把脉问诊”,组织开展污染源排查,推进雨污分流,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短短两个月就彻底攻克治水难题,水质提升至III类,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各级河长到底干些啥?在浙江永康市,给河长履职提出三个关键职能:管、治、保,“管”即是承担管理职责,开展河流污染监管,严查涉水违法行为;“治” 即推进污染整治,确保任务落实;“保” 即做好清淤保洁,保障措施实施。
截至2016年11月底,全省221个省控断面水质Ⅲ类以上占76.9%,比2013年提高了13.1%;劣Ⅴ类水断面占2.7%,减少了9.5%,消灭垃圾河6500公里、消灭黑臭河超过5100公里,城乡环境明显改善。
制度和科技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卓有成效的成绩背后是严格的制度保障。浙江先后出台了河长制长效机制、基层河长巡河、河长牌规范设置、入河排污口标识等一系列长效管理机制,全省所有河道每天有人巡有人管,巡后有记录、发现问题有处置,基本做到日查日清、事事有回应。
为了狠抓落实,在浙江,各地都把河长制开展情况纳入“五水共治”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并逐级对每位河长履职情况进行严格考核问责,作为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作为刚刚到任的衢州市龙游县县委书记,刘根宏“第一把火”就是“治水”。县委书记的位子还没坐热,他已经巡查了县域内的不少河流,还对问题进行了认真记录,并提出了整改意见。
治水没有旁观者,随着河长制的深入开展,浙江已经初步实现了全省河长制信息平台、各类APP与微信平台等全覆盖,搭建了融信息查询、河长巡河、信访举报、政务公开、公众参与等功能为一体的智慧治水大平台。
徐有德是衢州常山县金川街道徐村的一名村级河长。每天,他都会带上刚买来的小型航拍机,对辖区内的常山港河进行空中拍摄,发现可疑水域后,用无人机下面挂着的自制取水器取水样送检。
“我管辖的这条河有1200多米长,最宽处有200米,平时步行巡河至少1个小时,现在20分钟就能飞了个来回。有了这个帮手,真是方便了不少。”徐有德说。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中国水工业互联网